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信息名称: | 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主题分类: | 政府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4-06-09 | 成文日期: | 2014-06-09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平政办发〔2013〕30号
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和本溪市委、市政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精神,按照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结合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为全面完成好全区文化产业各项工作任务,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平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5月9日
平山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要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也是符合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构想的,因此,平山区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水平,将其作为推动地区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进一步促进平山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结合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平山区文化产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1.发展基础
(1)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本溪是一个覆盖文化土壤的地方,文化历史悠久,剪纸诞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是中华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溪剪纸文化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满族剪纸文化在山城本溪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民间艺人口传身授,从未间断,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的优秀艺人。有年过花甲,痴情不改的老艺人刘桂芝;有传承满族剪纸技艺的王晓红;还有创新、追求的剪纸新人马娇。
(2)产业基础实力雄厚。在市、区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平山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新特色。目前政府投资兴建本溪创意剪纸产业园已经建成,政府还要投资扶持平山区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3)产业体系基本成型。目前平山区聚集了本溪剪纸文化方面的大多数人才,同时,还与全国各地剪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全国的先进经验。形成了集服务、展示、装裱、销售等一系列的环节。为保证平山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在管理上,也形成了独到的管理体系。
2.发展机遇
(1)宏观政策机遇空前良好。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的重心工作之一;省市正在实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溪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打造“文化之城、枫叶之都”等“三都五城”的建设,省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将陆续出台,平山区积极争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将不断改善,文化产业将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2)“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平山区地处本溪平顶山下,属于本溪市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具有明显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承担着本溪市文化强市战略的重任。随着“两型社会”的加速推进,先行先试将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平台,也为平山区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二、发展思路、定位、战略与目标
1.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接本溪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增强平山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一大主题,以提质存量、扩大增量为两大抓手,着力推进体制、科技和文化三大创新,强化政策、土地、人才和基础设施四大保障,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园区经济、项目带动、品牌发展、产业集聚、资本运营五大战略,着力扶持民间艺人、引入外地文化、推动旅游、文化会展、出版发行、加强创意设计,努力打造“本溪文化”名片,把平山区建设成本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辽宁省文化产业先导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
2.发展定位
(1)本溪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现有文化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度,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使平山区发展成本溪文化产业集中度最高、单位面积文化产值最高的核心区域。
(2)辽宁文化产业发展先导区。利用平山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吸引时尚设计、数字内容、工艺广告、软件开发等文化创意企业向园区集聚,引领辽宁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潮流。
(3)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标准加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体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将园区建设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园区。
3.发展战略
(1)文化产业园区经济战略。以优惠的投资政策、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优秀的公共服务,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高档商务设施建设,吸引一批大型文化企业的区域性决策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投资中心入驻园区,推进园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聚集发展。
(2)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建设一批牵动全局、影响长远、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项目带动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创新,以项目带动拓展发展平台,实现园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品牌发展战略。突出品牌意识,在构建“本溪文化”整体品牌的基础上,创建品牌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和品牌服务工程,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提高平山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的综合影响力。
(4)产业集聚战略。以文化特色产业为纽带,确保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进驻;积极引导周边地区文化企业向平山区文化产业聚集,引导知名文化企业向功能分区模块集中,注重提高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突出产业集聚效应。
(5)资本运营战略。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以投资、承包、租赁等形式,参与平山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知名品牌打造。
4.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末,达到国家文化示范基地标准,园区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园区的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特征进一步凸显,成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和政策保障突出、公共服务领先、区位优势障显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1)总量经济指标。——到2015年末,平山区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万元,实现产业增加值100万元,年均增长28%,财税总收入达到15万元。
(2)园区建设指标。——到2015年末,在现有文化产业园区6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在本溪城乡南部区域建设新兴平山区文化产业拓展区,使园区实现跳跃性扩张,文化产业区总面积扩展至20000平方米;
——到2015年末,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
三、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和举措
平山区通过“一大园区(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二大基地(两钢、商贸区);三大亮点(旅游、文化产品、名人效应)”为总体设想,围绕文化为中心作好文章。
1.建设完善中国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创造平山区文化品牌
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中国最大的政府资助的剪纸文化产业园。园区科学划分了剪纸产品生产区、剪纸作品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外部功能区,配套了便于剪纸创意创作的配套设施,是以剪纸生产、展示、销售、创意、体验为主体,贯穿创意设计、制作生产、销售流通、教育培训等产业链条,兼具本溪地产文化手工艺品展示功能的创新型、创业型、创意型文化产业集聚园,是本溪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全国剪纸艺术培训基地、中国剪纸艺术创意创作中心、辽宁省剪纸创作基地。
2.围绕“本钢北钢和商贸区”两大基地建设,发挥平山文化产业区位优势
一是“本钢和北钢”两大企业基地占平山区大部分土地面积,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为我国钢铁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门大炮、第一艘轮船都是由特钢厂出产的特殊钢制成,已成为全市三代人的骄傲。全市都要学习两钢精神,了解两钢的历史和贡献,了解企业文化,让两钢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走进百姓心里。通过“介入”活动,更好的向全社会推介“两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要围绕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参观和宣传两钢为策略,启动“中国钢铁史”发祥地为契机,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名牌基地。
二是平山区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全市的商贸区,要利用区位优势,兴建文化产品链条,以多、新、小、精为设想,开发文化产品,以此丰富我区的文化产业市场,促进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增长。以永丰商业区为龙头,带动商业大厦、东明商业街以及新建楼区内的商业网络,打造商业产业文化名片,使我区商业区成为文化区。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由文化部门设计、企业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陈出新,恢复文化阵地,活跃群众文化,创建诸如夜晚及节假日商业文化促销等系列活动,使商业区体现城市特点,把本溪变成不夜城,用活动链拉动、吸引外来本溪之人;按季节设计各类活动,如服装节、激情广场、文化夜市和纳凉晚会等,让居民走出家门参与有益活动,实现群众健身娱乐,商家经营获利。
3.突出文化产业亮点,发挥平山区文化产业特点
一是整合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由华岩寺、双泉寺、朝阳寺为主线的城乡一体的旅游路线,突显佛教在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位,增强我区的旅游活力。借我国佛教界“紫气东来、和风西送”的国际战略及将国际佛教开发交流的大好形势,丰富我市提出的道教、佛教为标志的宗教文化。会使我市宗教合理发展。保护、维护好其它寺庙,整合开发区内的佛教资源,使我市佛教更加底蕴丰厚。例如:华岩寺占地一万多平方米,陆续建好大小宫殿六座,建筑风格精美华丽,其特点之一是由释慈祥(女僧)善根开创,未来全部由释慈祥住寺、主持、布教,会赢得更多的善男信女前往拜谒,将成为我市乃至全国的独特景观;特点之二是华岩寺与五台山佛寺一脉相承,信念与管理模式相同,更值得世人注目与景仰;特点之三是寺院建设风格张显豪华不奢侈,气派不铺张,是本溪市最大最壮观的寺院,极具发展前景;“双泉寺”在兴安地区,与温泉寺一院两址,遥相呼应,均为同一个住持,是我市唯一可操度亡灵的寺院;“朝阳寺”在桥头地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有着400余年的建筑历史,明清各朝均有重修碑记,寺内壁画保存大部完整。此外,我区还有和尚洞、白云寺等十几处庙宇。要培育、服务好这些宗教场所,连点成线,使我市佛教合理发展。注重培育、引领华岩寺、“双泉寺”、“朝阳寺”成为本溪旅游团观光的旅游带,作为外来人口朝拜之地,增强吸引力,从而活跃平山区,带动文化产业,产品销售,音像,书籍等产业链的开动。引导好信教群众,实现我区佛教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是要充分利用名人效应,要通过区内的文化、体育名人营造浓厚的文化滋养氛围,利用好名人的牵动作用,全方位奠基文化底蕴,建设和谐平山。一是汇聚名人精英,如以绘画、书法、评书等都具有全国影响。成立类似于名人协会等组织,建立“名人文化一条街”和区域文化产品一条街等,作为文化产品交流销售的场所。系统开展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器乐、雕刻等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确立文化教育和产品、经营和交流一条龙服务模式,加大宣传,扩大规模,创出品牌,建设文化艺术培训基地。成立各类艺术团队(话、评剧等)、成立文学创作组。动员全区各年龄段的人参与,提高群众艺术品位,建立保障和活动鼓励机制。加大文化教育和产品、经营和交流一条龙服务模式,创作排练有民族特色的名牌剧目、曲目,使之走向文化市场。
三是充分利用环望溪公园的环境优势,发挥我市文化积淀优势和美术名人效应,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兼顾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以特色赢得市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环望溪公园民族特色和西欧风情特色文化产业圈。以望溪公园这一艺术园区为中心,建设以展示名人美术作品、文化艺术沙龙和群众健身健美、休闲娱乐公园。
——利用园内所形成的文化设施基础,建设名人艺苑画廊、艺术沙龙、二人转大舞台等文化设施和土特工艺品经营场所;在一号门处建小商品市场,园内设风景橱窗(30米,人防办附近);于四号门里建立大型摄影基地,园林书画苑等。
——以望溪公园这一艺术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街区,形成文化艺术产业环形带,如各处园门修建艺术品专卖店、展览室等;利用周边围墙建立百米艺术画廊、艺术浮雕等。
——建成各类具有中国传统特征的健身运动场馆,如太极拳、舞剑、象棋、围棋等体育项目设施。
4.重视文化产业项目发掘、引资工作
利用我区现有资源,发掘、光大地区文化产品,如石材、厂矿废弃矿渣和山林资源等进行砚台、陶瓷、木艺、草编和版画等艺术工艺品的生产,投资、引资建立燃香厂、石雕厂和硅石、木纹石、木藤工艺品厂等,通过内销外展,让产品走出本溪,走向世界。
5.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强化文化娱乐服务
现全区共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600余家,其中网吧120家,音像100家,书店26家,复印打字32家,歌舞娱乐场所300家左右(包括较大的舞厅5家、迪厅1家)。地区内有多个大型娱乐场所,如万顺达、泰龙福、大连渔港等KTV、江海大剧场和奥斯卡等艺术影楼以及各类小型的文化礼仪公司,要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进一步繁荣文化娱乐市场,提供更较为完备的文化娱乐服务。充分利用我区农村有线电视的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完善各项相关有偿服务项目,扩大经营范围。
四、规划保障
为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项目支撑规划,资金保障规划,政策配套规划,增强规划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强化组织领导。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区政府统筹负责文化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抓好落实,成立了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在区发改局,并根据要求有设立专职人员和领导编制。根据区政府文化产业办公室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2.强化项目支撑。以规划为指导,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储备和建设力度,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集中开发、储备、实施一批事关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山区文化中心及“中国剪纸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
3.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向支撑规划实施的关键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政府的融资平台作用,加大融资工作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4.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推进机制,完善与规划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文化、法律、政策手段推进规划实施。切实解决政务环境、招商引资环境、建设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服务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强化宣传监督。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文化产业规划,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明确当前中心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好地支持配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加强社会各界监督,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推进工作,确保文化产业规划目标实现。
的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5月9日印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