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平山区人民政府 | |
信息名称: | 关于对人大本溪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节假日值班的建议》第31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 主题分类: | 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 |
发布日期: | 2020-07-30 | 成文日期: | 2020-07-30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关于对人大本溪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节假日值班的建议》第31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关于对人大本溪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关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节假日值班的建议》第31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仇登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工作人员节假日值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区政府要求,逢节假日社区都要安排专人值班,并于放假前将值班表报送街道办事处。
同时,结合《关于印发<平山区社区“延时服务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平民字〔2010〕9号),我区在社区中实施“延时服务制”,通过延长社区办公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使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有效衔接。
今后,平山区会对社区“延时服务制”工作加强指导、督查、调度,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平山区社区“延时服务制”实施方案》
平山区社区“延时服务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区在社区中实施“延时服务制”,通过延长社区办公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使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有效衔接,从而做到“居民上班我上班,居民下班我值班”,努力构建四型社区。
二、实施办法
社区“延时服务制”,是指在不违反《劳动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的前提下,在双休日及下班后以值班的形式定人、定岗、定责为民服务。
社区“延时服务制”是指社区及街道相关部门在双休日及下班后(中午休息时间及下午5:00后)安排社区工作者值班,负责办理为民服务相关事宜。对当班人员能办的事宜及时办理;对当班人员未能办理的事项,将前来办事者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相关要求做好登记,通过交接班、电话等方式及时将办事者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告之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接到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办理完毕后,利用电话及其它方式通知当事人到场,或直接上门将办理事宜送到居民家或单位。
(一)时间安排:
正常班:8:00~11:30, 13:00~17:00;
值 班:中班:11:30~13:00,
晚班:16:30~18:30;(5月1日—10月末)
16:30~17:30;(11月1日—次年4月末)
周六:8:00~11:30
(二)人员安排:
社区工作者进行分组值班,每班2人,分时段值班。周六安排2人值班,值班人员超时工作时间可在正常工作日进行串休。
(三)本项工作从6月1日开始试运行。
(四)区民政局统一印发《社区延时工作记录簿》,记录社区延时服务期间为居民群众服务情况。
三、工作要求
为了使社区“延时服务制”落到实处,要求各单位将推行“延时服务制”作为社区组织为居民动真情、办真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近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认真抓好抓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要求各社区在推行过程中必须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的有机衔接:
(一)要在服务时间上,根据服务主体和特殊对象的需求,安排好社区工作者排班工作表,确保不空岗、不漏岗。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天气季节的变化,对办公时间作相应的调整,使社区工作时间更具有弹性、更加贴近百姓需求。同时,要切实保护好社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这样既有利于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服务居民群众。
(二)要强化首问负责制的落实。凡属于社区工作者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必须当场办理;对非本人管辖的服务事项,社区工作者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好沟通和协调,及时答复,并做好记录。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使居民群众都能及时了解延时服务工作的开展,并充分享受此项服务所带来的便利。
(四)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使社区工作者了解并掌握“延时服务制”的工作方式、方法。并加强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工作者对彼此相互交叉的工作业务不熟悉的问题。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从原来的具体分工方式中跳出来,变成“多面手”,全面掌握和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做到“问不倒,问不恼,办得好”。
区民政局将对各社区的“延时服务制”给予指导,并对“延时服务制”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督查、调度,并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召开现场会,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